聚力法治乡村建设,打通法治宣传“最后一公里”
近年来,常德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以强阵地、重实效、优服务、严治理为聚力点,纵深推进法治乡村建设,切实打通了法治宣传教育“最后一公里”,形成了法治氛围浓厚、法律服务高效、社会治安良好、发展持续协调的良好局面。2019年,常德市被推荐为“七五”普法中期全国先进城市。
法治文化阵地“延伸”,扩大法治宣传覆盖面
延伸至乡镇街道。常德市按照“一镇(街)一品、一村(社区)一品”的布局,将法治文化阵地延伸至乡镇(街道)、村居(社区),依托群众健身休闲等聚集点,强化农村法治文化阵地建设。截至目前,全市2057个村居(社区)建立了法治宣传橱窗、法治图书室等法治文化基础设施。
延伸至服务站点。常德市充分做好法律服务和法治宣传的结合文章,将法治文化阵地延伸至公共法律服务站点。在公共法律服务站点的背景墙、宣传栏、咨询台、流程图等融入法治文化元素,让群众在接受优质法律服务的同时,潜移默化的受到法治文化的熏陶。
延伸至网络端口。常德市强化网络法治文化阵地建设,将法治诗歌、名言警句、法治童谣、法治书画作品、法治案例等优质的法治文化作品或元素融入到司法行政门户网站、法治常德网、沅澧普法公众号、法治常德官方抖音号、官方微博等,作为“永远在线”的法治文化阵地。
法治主题活动“进村”,增强法治宣传实效性
大力开展“百千万布谷鸟”行动。常德市2017年开始启动“百千万布谷鸟”行动,播撒法治的种子,即百名律师进机关当法律顾问、千名法律工作者进乡街当普法志愿者、万名法律明白人进社区村居当法治义务宣传员,营造我市法治教育大声势。截止目前,我市通过线上线下培训,共培养法律明白人2万余人,其中有1470人拿到首批“法律明白人”线上培训合格证书,使得一大批农村群众成为掌握法律常识、了解司法程序、具有法律意识的农民普法骨干力量。
大力开展“送法下乡”活动。全市每年结合全市元旦春节“三下乡”活动,组织法律服务队深入乡村开展法治宣传,给数十万群众解决了实际问题,送上了精神大餐。
大力开展“五月农村法治宣传教育月”活动。“七五”普法以来,全市以宪法、土地法、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等20多部法律法规和党的惠农政策为主要内容,共举办农村法治宣传3045场次,文艺演出1100多场次。
公共法律服务“入户”,提升农村群众满意度
近年来,常德市已逐步建成覆盖市、县、乡、村(社区)、农户(小商户、微小企业)的五级公共法律服务实体平台体系。截止6月,全市已建成10个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建设面积达2300余平米)、159个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站、2127个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点、21424个公共法律服务志愿点。通过推动实体、网络、热线三大平台无缝连接与一体化建设,全市真正实现“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切实为农村群众做好法律咨询和办事服务。此外,全市213名律师、142名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62名其他人员已与2139个村(社区)建立法律顾问服务并建立微信服务群,为村(社区)居民免费提供法律咨询,基本实现法律顾问全覆盖。
基层依法治理“到人”,营造浓厚法治氛围
深化基层法治创建。常德市以落实普法规划为抓手,深入开展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等多层次多领域法治创建活动。截止目前,全市共有14个村(社区) 被评为“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119个村(社区)被评为“全省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基层民主法治建设持续深化,形成依法立约、民主治理的良好局面。全市司法所年均为基层党委、政府提供法律建议1885条,指导制定村规民约1316件。
深化矛盾纠纷化解。常德市全面压实司法所主责主业,将矛盾纠纷多元化解体系建设纳入全市“无上访村(社区)建设”主要指标,武陵、桃源、安乡、澧县充分发挥“三调联动”“警司联调”“环常6+1平安边界”等联调联动机制防范化解基层矛盾纠纷。积极对接医疗纠纷、交通事故、婚姻家庭等12个领域的64个行专调解组织,年均化解行专矛盾纠纷8215件。
账号+密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