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起法治的风帆——津市市司法局推进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纪实
“……法是老百姓的地啊,法是老百姓的天,老百姓要它做靠山……”,这首名为《靠山》的歌是津市人自己唱出来的,它是广大津市人民群众尊法、学法、用法、守法的具体反映,更是津市司法局大力推进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努力实现法治惠民的真实写照。
造氛围,夯实工作基础
“挣金山、挣银山,法律法规是靠山”……,行走在津市的乡村公路上,树丛中时不时地冒出的一块块大型法治宣传牌显得格外惹眼,激起了人们对法治生活的无限遐想。2014年,津市市司法局将法治文化与公共法律服务有机结合,以法治文化品牌创建为抓手,打造了“市委常委会会前学法”、“ 周浩佬说法”、“ 普法音像”、“ 法治文艺”以及“ 法治夜话”五大普法品牌,营造了浓厚的法治氛围,为全市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的有效推进打下良好的基础。
建平台,延伸工作触角
9月中旬,秋意渐浓,午后的天气依然十分炎热,但新洲镇孟姜女社区里却热闹非凡,社区调解主任满怀喜悦地向来参加“法治夜话”活动的群众说道:司法行政工作室建在了老百姓的家门口,经常会有司法局的干部和律师来这里开展服务,我们群众需要咨询法律问题和申请调解纠纷再也不需要跑远路了。2015年,津市司法局以全省公共法律服务实体平台建设试点为契机,整合司法行政资源,在市第二行政中心搭建了设置有律师、公证、法律援助、人民调解、基层法律服务、法治宣传等服务窗口的市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在各镇(街道)和便民服务点建成了以“临街建站、方便群众”为原则的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站,在全市各村(社区)创建了司法行政工作室。形成了以市公共法律服务平台为中枢,法律援助中心、公证处、律师事务所、法律服务所、镇(街道)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站、村(社区)司法行政工作室为支撑,全体司法行政干警、公证员、律师、法律服务工作者以及人民调解员为主体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搭建覆盖城乡的基层司法行政服务网络体系,为人民群众提供公益性、均等性、普惠性、便利性的法律服务,是津市司法局适应当前全面深化改革、加快转型发展的新形势,进行公共法律服务的一次自我延展和升级,……”在常德市公共法律服务体系站点建设现场推进会上,津市司法局局长聂平凡的经验发言显得底气十足。
促运行,解忧维权惠民生
“感谢政府!感谢司法局!他们为我讨回了公道。”新洲镇李家村的董某捧着一大叠伤残补偿款,颤抖着双手,大声地说出了心里话。原来,董某在砖厂打工时右手臂被压成粉碎性骨折,造成七级伤残。津市司法局“律师乡村行专项法律服务活动”小分队来到了村里,现场受理了他的法律援助申请,为他讨回人身损害赔偿费76000元。2016年,在抓好平台建设的基础上,津市司法局创新举措,着力推进公共法律服务体系有效运行。推出了法律援助便民利民措施,对于行动不便的残疾人、未成年人及严重疾病患者由公共法律服务站点实行预约式、上门式、一站式服务。扩大案件受理范围,由过去的刑事辩护、工伤事故代理发展到劳资纠纷、交通事故赔偿、抚养纠纷等全方位的服务。将律师参与化解和代理涉法涉诉信访案件工作和律师参与信访值班纳入政府购买公共服务体系,从三个律师事务所中选派一批律师参与日常接访工作。开展了“法润三湘”公共法律服务志愿者行动,组织志愿者深入基层,开展法治宣传和人民调解工作,逐村、逐组进行矛盾纠纷摸排梳理,建立流动调解庭,将矛盾纠纷消除在萌芽状态。截止9月底,津市市司法局利用三级服务平台,组织全体司法行政干部、律师和人民调解员开展大型法治宣传活动50多场、律师参与接访185批次、解答群众法律咨询2000多人次、办理法律援助185件、调解各类矛盾纠纷2832起……扎实的成绩、看得见的效果赢得了人民群众的广泛赞誉。
秋风秋水秋意浓、秋收秋种正当时。在中国共产党津市市第十二次代表大会胜利召开之际,在市委市政府 “主动适应新常态、努力实现新作为、加快建设新津市”战略思想的引领下,津市市司法局添劲加力,以永不懈怠的英姿,奋力谱写依法治市的崭新篇章。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