津市市司法局:创建基层司法行政工作室 打造一站式服务平台
津市市司法局积极探索,树立基层司法行政工作新理念,在全市范围内创建村(社区)司法行政工作室,服务群众,延伸职能促和谐,打造司法行政工作一站式服务平台。截至目前,已在燕子窝、油榨坊等社区分别设立了司法行政工作室。
一、集中职能,建一站式服务平台
村级司法行政工作室直接设在村(社区),主要采取“一村一室”模式,将人民调解、法制宣传、安置帮教、社区矫正、法律援助及公证服务等五项司法行政工作职能延伸到村(居)民家门口,村(居)民足不出村(社区)就能得到相应的法律服务。通过“一站式”司法行政工作为民服务平台,直接为群众提供“零距离”规范化服务。
村级司法行政工作室设主任一名,一般由当地村(社区)治调主任兼任,在下辖区域(小区、楼栋或企业)设网格员、调解员、信息员、法治宣传员、社区矫正志愿者一名(五员合一),并结合网格化管理模式,在做好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化解工作的同时,积极配合司法所开展普法宣传、社区矫正和帮教安置等工作,满足群众解决纠纷、法律服务、法律咨询等需要。
二、严格管理,积极开展业务培训
在工作中明确了工作室是司法行政机关在社区的服务平台,业务上受司法所指导。司法所工作人员实行分片包干,落实工作责任区,作为工作室第一责任人,建立每周下责任区工作室指导工作制度。积极推进法律顾问、公证员进社区、村(居),结合“4212348法律援助热线”作为联动协作模式的枢纽,分类别对工作室开展业务联动,并为司法行政工作室配备了电脑等基础办公设备。
为了加强工作室的业务开展能力,在工作中,我们重点针对司法行政工作室主任、社区楼长、村小组长开展业务培训。一是通过各司法所组织人民调解观摩活动,组织司法行政工作室工作人员、社区楼长和村小组长积极参与,通过观摩提高调解技巧。二是积极协调人民法院,组织其参与典型案件的听审活动,在学习法律知识的同时不断提高调解纠纷处理问题的能力。
三、发挥职能,司法行政工作室显成效
一是对安置帮教和社区矫正对象实施面对面帮教,建立了帮扶对子,缩短了帮教的过程,时刻掌握他们的思想活动。在工作室建立社区矫正对象工作台账,积极对矫正对象开展走访、谈心、帮扶活动,并协调有关部门切实维护他们的合法权益,帮助其溶入社会,避免因身份特殊而遭受歧视。
二是建立流动调解工作站,及时化解纠纷。加强对辖区内民间矛盾纠纷的预警,充分发挥楼长(小组长)的作用,对出现的一般性民间纠纷,第一时间掌握情况、第一时间赶往现场、第一时间进行调解、第一时间化解矛盾。如遇到重大、疑难矛盾纠纷暂时无法化解,工作室便现场开展维稳工作,避免矛盾激化,并积极和司法所联系派员调解。成立至今,工作室共调解矛盾纠纷70多起。
三是开通法律服务便民直通车,惠民上门服务。部分弱势群体由于各方面原因不方便到市法律援助中心办理业务。如符合援助条件的,工作室联系市法律援助中心,开展上门服务,现场办理法律援助手续,实现法律服务半小时服务圈。同时通过“如法网”,积极开展网上法律咨询服务,并通过公布律师、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的联系方式,为居民提供最便利的法律服务渠道。
司法行政工作室建立以来,充分发挥了基层司法行政的职能作用,既延伸了司法行政工作的触角,又大力提升了司法行政机关整体形象满意度。
账号+密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