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枝一叶总关情——市司法局“一进二访”活动变“输血”为“造血”将扶贫扶到点子上
“为民”和“担当”是省司法厅提倡的湖南司法行政精神的精髓所在,近来,市司法局广大干警依托“一进二访”活动深入践行为民宗旨和担当气魄,用实际行动描绘出了一幅“司法行政三贴近,服务群众暖民心”的动人画面。
作为牵头单位,市司法局高度重视,精心谋划,第一时间组织武陵监狱、市强戒所、常德日报社、市公路局、市委讲师团、市路桥集团等6家联点单位召开工作协调会,会上对所帮联的贫困村——安乡县安福乡岩桥村的情况进行了简要通报,该村共12个村民小组,农户356户、人口1398人,其中贫困户133户、贫困人口345人,贫困人口占了近三分之一。虽有心理准备,但当9月24日至25日市司法局率其余6家联点单位深入岩桥村核查摸底时,才发现贫困户的生活比想象中更清苦,有的家徒四壁、残砖败瓦,有的重病缠身、卧床不起,有的妻离子散、贫困潦倒,走在泥泞的道路,看着破旧的老屋,大家都唏嘘不已。
岩桥村支部书记刘学文是位敦实厚道的汉子,他开来一辆二手的小面包车来接大家去看村里的水利设施现场,前往机埠的村道坑坑洼洼,可谓“大的能养鳖,小的能钓虾”,市司法局一行人好似坐过山车般一路颠簸,不得不抓紧扶手以防从座位上跌落,放眼车外,路旁的主干沟渠飘满绿藻和垃圾,一片狼藉。好不容易开到站,看着远方破旧的两个机埠和稀稀拉拉的农作物,众人的心情也好像这道路一样起起伏伏。刘支书向大家介绍说:岩桥村由于地理位置不佳,没有引进项目的区位优势,村支两委也没足够财力去修路,因而全村没有一条水泥硬化路,农副产品很难运出去;全村两处排灌机埠修建于上世纪80年代初,设备陈旧破损,排灌能力严重不足,村里有6个组位于地势低洼地段,下雨必淹,因此村里除了棉花和水稻,种不了其他的农作物,水稻也只能种单季,且还要靠天吃饭,加上近年农副产品价格持续低迷,村民的收入实在是提不上来,因为穷,村里还有若干大龄未婚男青年在打光棍,年纪最大的光棍都52了。听完刘支书的诉说,大家都沉默了,个个面色凝重,回去的路上,总感觉步履是那么的沉重。
思路决定出路,找到了病灶,就要对症下药了。习近平总书记曾强调,发展是甩掉贫困帽子的总办法。掌握了岩桥村的村情后,市司法局相关工作人员集思广益,针对性地提出了“项目推动、造血强基”的扶贫思路:要扶就要扶产业,扶产业就要强基础,当前的首要任务就是充分发挥市公路局、路桥集团等联点单位的职能优势,全力建好村里的道路交通和水利设施,解决积水排水、运输不便等问题。大家将想法向联点的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曾再农和市司法局局长曾勇汇报后,得到了领导的充分认可,曾主任亲自组织召开所有联点单位主要负责人参加的工作协调会,将任务迅速布置了下去。在对村集体的帮扶中,市司法局设计了包括机埠维修、沟渠疏浚和道路碎石铺设的三个近期项目和一个道路交通建设的远景项目,力争通过强化道路交通和水利设施建设,从根源上破解岩桥村发展的瓶颈制约。三个近期项目投资数十万元,一个远景项目若纳入上级项目笼子,将为乡村两级节约建设资金近200万元。市司法局从各联点单位抽调人员组成岩桥村扶贫督导工作小组,负责建设项目的指导、督办和验收,工作组多次实地查看工程形象进度,项目建设推进有序有力,届时村里路通了、水畅了,村级经济才有望逐步走向繁荣。
美丽乡村,规划先行。立足村情,市司法局帮助村支两委共商发展大计。将来路通水畅的日子里,村里计划通过招商引资,采用“公司+生产基地”模式,整合地势低洼的地方种植莲藕,形成500亩莲藕种植基地,在地势较高的地方建立100亩特色蔬菜大棚基地,增加农作物的品种,拓宽村民增收渠道;大力发展“农家乐”,开辟约300亩的水产养殖,吸引游客前往吃饭垂钓住宿,并借此平台引导发展鲜鱼深加工产品,多措并举发展特色产业。我们欣喜的看到,一幅美丽的新农村画卷正在岩桥村徐徐展开,乡村“蝶变”,就在眼前。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