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调解+”绘就解纷“同心圆”
近年来,桃源县司法局杨溪桥司法所致力于充分发挥人民调解在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中的基础性作用,将矛盾纠纷化解在早、化解在小,全镇无因调解不及时引起的民转刑案件和群体性上访事件,有效维护了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一、以党建为引领,焕发调解工作活力
一是积分管理增活力。突出党建统揽,将党员在调解矛盾纠纷、做通群众工作等方面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纳入积分制管理,号召党员带头,做好矛盾纠纷排查化解。由于党员普遍都是当地人,人熟、地熟、情况熟,凭借良好群众基础,主动认领服务群众事项,把践行党员的先进性转化为化解矛盾纠纷的主动性。
二是结对帮扶勤预警。党员与群众一对一结对帮扶,党员作为网格联络员,通过走访群众,掌握不稳定因素,推动网格预警。对矛盾纠纷和其他事务,能调解的及时化解,不能调解的,及时反馈信息,由村(社区)跟踪督办。
三是苗头问题早消化。建立镇、村、组、户四级治安信息网络,以联村干部、村组干部、党员、平安志愿者等为主体,按照“属地管理”、“行业管理”原则,及时摸排掌握各类治安问题苗头,维护网格区域社会环境。杨溪桥镇沙堤村就积极发动全村37名党员争当平安志愿者,参与积分制管理与结对帮扶,每月化解矛盾纠纷10余件,有效维护了辖区和谐稳定。
二、以网格为载体,增强调解工作动力
一是划分网格明责任。为切实做到矛盾不出村、不出镇,以社会治理网格化工作为载体,将辖区内各村(社区)按地域划分成不同网格,由村支书、村主任担任网格长,村干部、组长担任网格管理员,联村干部及党员担任网格联络员,实现镇、村、组三级联动。
二是事在网中情况清。镇村干部结合每月平安创建活动,充分发挥网格优势,化身“政策宣传员”、“情报收集员”,摸排情况、了解诉求、调解纠纷。杨溪桥镇冷家溪社区明确一网格三人员,每天身穿红马甲开展网格巡查,走访网格单位、了解群众需求、排查化解矛盾隐患,一个“红马甲”就是一个流动的“信息服务站”。
三是网格微信群助力微治理。每个网格按照一户一人实名入群的原则建立平安网格微信群,发挥矛盾收集、政法宣传、便民服务三大功能,做到居民呼声事事有回音、居民诉求件件有落实。经粗略统计,仅杨溪桥镇黄泥田村一年来就通过网格微信群先后收到并及时调处群众诉求100多起。
三、以联动为保障,凝聚调解工作合力
一是多元联动协同抓。坚持“大调解”理念,派出所、司法所、平安办、民政、农经、林业等职能部门主动工作,整合资源,综合施策,形成矛盾化解合力,不断推动调解工作由单一组织向整体联动转变。司法所借助矛盾纠纷联调机制,通过多元调解成功调处一起工伤损害赔偿纠纷。当事人杨某在某矿业公司工作期间患上尘肺病,双方就杨某伤残补助金、医疗费等各项赔偿费用产生争议,均向桃源县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桃源县人民法院判决矿业赔偿115万元。矿业不服该判决,向常德市中级人民法院提出上诉。在二审开庭前,经当事人申请,司法所、平安办、民政劳保等部门组织了联合调解,最终以60万元的赔偿金额调解成功。
二是村级组织细排查。按照“横到边、纵到底、全覆盖、无疏漏”要求,组织村组干部、党员骨干、农村乡贤,对信访积案、不稳定因素和各种可能引发重大纠纷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定期排查,对重点对象逐人建立基础台账,确保情况清、底子明。
三是诉源治理源头抓。依托桃源县人民法院在杨溪桥镇设立的诉源治理工作站,加强矛盾纠纷源头化解,邀请法庭、“五老”调解员、政府法律顾问等参与调解,将基层纠纷及时高效化解在田间地头,取得了良好的法律和社会效果。通过诉源治理,一起长达十二年的土地纠纷成功化解。张某甲与张某乙二人为同胞兄弟,2009年,双方就承包田旁边一处土坎归属产生争议,村调委会多次协调处理未果。司法所通过矛盾纠纷排查,摸排到了这起久拖未决的纠纷,为将矛盾彻底化解在基层,司法所、法庭、镇平安办、村调委会等组成联合调解小组,经过三轮调解释法说理,两兄弟握手言和达成一致协议。至此,这件在村民们看来不可能调解成功的案件,最终得到实质性化解。
接下来,桃源县司法局杨溪桥司法所将充分发挥基层司法所矛盾纠纷化解“主力军”作用,聚力精准调解,定期组织开展日常性排查、重要节点专项排查,根据排查结果分类登记建档、按时处置报送,定期分析研判,努力为平安法治桃源建设作出应有贡献,以实际行动迎接二十大的胜利召开。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