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司法所的“加减乘除”法
司法所是司法行政系统之根、是厉行法治之基,担负着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统筹提供基层公共法律服务和推进基层法治建设的职责使命。
津市市司法局在省司法厅、常德市司法局的坚强领导下,始终坚持把加强司法所建设作为夯实司法行政基层基础,推动司法行政整体工作上台阶的重点工作来抓,以建设“枫桥式司法所”为契机,创新“加减乘除法”,全面提升司法所工作质效,着力打造人民满意的司法所。近年来,津市9个司法所中,先后有5个司法所、6名司法所工作人员受到司法部或省司法厅表彰,有多人被提拔为副科级实职干部。
一、在“保障”上做加法,全力提升司法所规范化建设水平
司法所是对外服务的窗口单位,树立良好的对外形象有利于服务质量的提升。津市司法局以“司法所规范化建设与管理年”活动为契机,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统一对外标识、办公设备、装备服装,把司法所打造成为司法行政的靓丽“名片”。
一是着力场所建设高标化。一方面实地调查,向下问需。局党组书记、局长张云带队前往9个镇街司法所,实地调研,充分了解司法所业务用房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围绕“房子从哪里来?”等问题,积极沟通协调镇(街)党(工)委支持采取腾退、重新装修司法所建设等思路。另一方面掌握政策,向上请示。根据省司法厅、常德市司法局关于司法所建设的文件精神,就司法所建设问题向市委、市政府请示,多次与财政、国资委等部门沟通,争取领导重视和资金支持。并严格对照《湖南省司法行政系统标识及设置规范》的要求,对年久失修的襄阳街司法所进行了司法所整体粉刷装饰;对原合署办公的汪家桥司法所、嘉山司法所分别在街道办事处按标准重新设立办公场所;对墙体受损、基础设施待充实的毛里湖司法所、白衣司法所,将两所的门牌标识进行了整体更换,对墙体受损、漏水的房屋和墙面进行粉刷、修缮打磨处理;对窗口不落地、场所欠规范的金鱼岭所、新洲所,均从三楼搬至一楼,进行了办公用房的整体搬迁、重新装修,尤其是金鱼岭所仅装修部分就投入30余万元,司法所业务用房焕然一新。
二是着力队伍结构优整化。如果说基础设施等硬件是发展的实力体现,那么队伍建设等软件就是发展的第一动力。当前,司法所人员不足是制约基层司法行政发展的主要“拦路虎”,为解决好这一问题,津市市司法局通过政府购买人民调解服务,以每人每年30000元标准为司法所聘请了人民调解员,在此基础上将近年来新招录的公务员全部充实到司法所,使司法所基本力量达到3人,目前8个司法所是由90后担任司法所长,给他们加压的同时促进他们更快成长。
三是着力业务建设智能化。通过强化指导培训,加大设备投入的保障力度,依托省司法厅司法行政工作平台、人民调解app以及本局采购的电子签章设备,不断完善调解卷宗规范化录入、信息统计等系列工作,强化人民调解大数据运用,真正实现“信息多跑路、群众少跑腿,的惠民便民目的,让群众办事从“脚尖”转变到“指尖”。
二、在“管理”上做减法,助力打造公共法律服务升级版
一是提供“一条龙”法律服务。坚持司法所和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站一体化建设,设立1个市中心、9个镇(街)站、76个村(社区)点。另在各超市、诊所等人流密集场所张贴了便民服务联系卡,群众用手机拨打电话或扫码就能快速获得法律帮助。今年以来,全市共提供法律服务3000余人次。
二是构建一个公共法律服务网络。积极与多部门衔接,通过加入政务服务平台,在村(社区)开通法律援助电子窗口。申请人到村(社区)通过智能扫脸即可查询本人身份信息,一键填写申请人基本信息资料,由政务代办员将法律援助申请表、案件相关资料电子扫描到平台,直接上传到市法律援助中心审批,完成初审程序不到五分钟。目前,法律援助电子窗口已进驻全市76个村(社区),实现法律援助业务全覆盖。
三是建强一支公共法律服务队伍。各镇(街道)司法所联合平安办、派出所、村(社区)警务室、人民法庭等基层政法综治单位,全面做好贴近群众的调解、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治宣传等职责,不断推动法律服务供给主体多元化、服务方式多样化,实现司法所在人员、专业、业务上融合发展,打造了一支具有法治思维的高素质基层法治建设的人才队伍。
三、在“为民”上做乘法,织密织牢多元化矛盾纠纷化解网络
一是高度重视,强化组织保障。为进一步落实矛盾纠纷“三二一”工作法,集中力量化纷解忧,成立以局长为组长,班子成员为副组长,股室负责人及律师事务所主任为成员的矛盾纠纷化解应急小组,制定局领导班子挂点联系基层司法所调解工作制度,明确责任部门和个人,确保人民调解工作各项举措落到实处。
二是广集贤士,合力化纷止息。司法所根据案件的难易程度,及时联动相关责任部门,共同协商处理。同时,积极组织辖区内素质过硬的老党员、老干部、老教师、老知识分子、老政法干警担任“和事佬”,充分发挥其“离得近、叫得应、接地气”的优势,有事上门促和、无事串门聊天,广泛收集民情动态,运用法律、亲情、道德的力量,调纷止息。
三是坚持调解优先,积极开展专项活动。以“两节两会”和“调解护稳定 喜迎二十大”矛盾纠纷排查化解专项活动为载体推动人民调解向深入发展。2022年至今,司法所专职调解600件,申请司法确认案件8件,着力把各类矛盾纠纷解决在基层,解决在萌芽状态,解决在诉讼之外,有力地维护了社会稳定,为构建和谐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四、在“病灶”上做除法,牢固树立特殊人群管理底线安全观
一是认真贯彻《社区矫正法》,进一步厘清司法所工作职责,并督促司法所对社区矫正对象严格落实规范管理。从审前评估调查到日常监督,充分发挥矫正小组成员的“人防”作用,另采取指纹打卡、手机定位、人脸识别、电子腕带等高科技“技防”手段,严防脱管漏管和重新犯罪。
二是探索刑释人员安置帮教新模式。依托基层网格化服务管理平台,借助社区干部和综治网格员等力量,推进安置帮教和基层社会治理融合发展。2022年,全市安置帮教对象衔接率、帮教率均达100%。
三是推动帮教向大墙内延伸,充分发挥远程探视系统便民利民作用,大力推广远程视频会见探访系统,实现了高墙内外亲情帮教的有机融合。截止目前,津市为100余名家属探视在监服刑人员80次,获得服刑人员家属一致好评。
账号+密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