津市:“六化”工作法,提升社区矫正教育矫治实效
为进一步规范社区矫正工作,加强和创新特殊人群的监管,今年来,津市司法局以规范促管理,以创新抓教育,坚持努力探索社区矫正对象管控教育新模式,提升教育矫治实效,积极推进社区矫正工作再上新台阶。
1、组织体系规范化。一是建立健全市、镇(街道)、村(社区)三级社区矫正工作体系。在市一级设立了社区矫正中心,负责指导全市社区矫正工作的组织和实施,在8个镇(街道)建立了社区矫正工作站,在76个村(居)建立了社区矫正工作组。二是调整充实社区矫正工作队伍。撤乡并镇后,各司法所均配有专人负责矫正工作,目前全市共有社区矫正执法人员15名,社区矫正志愿者76名,心理咨询师4名,形成了专兼互补的社区矫正工作队伍。三是加大社区矫正工作者和志愿者培训力度。9月24日上午,对全市社区矫正工作者和志愿者进行了社区矫正系统化培训,有效提高了队伍的业务能力素质,增强了业务能力水平。
2、入矫解矫规范化。为提高社区矫正规范化建设,促使社区服刑人员明身份、定规矩、强管理,规范了社区服刑人员入矫、解矫程序。8月上旬、中旬,分别在司法局会议室、新洲司法所,举行社区服刑人员集中入矫、集中解教宣告仪式。仪式分别邀请了检察机关、公安机关、镇(街道)综治办及社区工作人员参加,仪式的规范性强化了社区服刑人员的服刑意识,彰显了社区矫正工作的严肃性和执法的权威性。
3、教育学习常态化。根据年初全市制定的《2016年度津市市社区矫正对象教育学习计划》,各个镇(街道)司法所按月组织了社区服刑人员参加教育学习,及时发放相关学习资料,教育社区矫正人员知法守法的同时,还注重教育采取多种学习形式,提升教育实效。5月9日上午,组织全市社区矫正对象在津市市人民法院开展“庭审旁听”警示教育活动,以鲜活的事例、直接的观感,切实增强了社区矫正人员的遵纪守法意识。6月份,毛里湖司法所开展了矫正对象现身说法,由假释人员黄某现场回顾自己的犯罪情况、深挖自己的犯罪原因、讲述改造经历,起到了较好的教育警示效果。城北司法所将视频教学引入集中教育当中,组织社区服刑人员观看警示教育片—《家中牢狱》,增强其服刑意识。
4、社区服务多样化。今年来,全市陆续确立了津市市养老服务中心、灵泉敬老院等一批公益劳动基地,通过集中和个别相结合的方式,定期组织社区服刑人员开展社区服务,加强社会责任感。同时,以毛里湖司法所为代表的基层所在社区服务形式上进行了积极探索,开辟出了一条服务特困人群的社区服务新路径,先后组织在矫人员到长寿村、大山村等村居帮助特困人员进行农业生产、居住环境清扫,进一步增强了社区矫正对象的社会责任感,净化了他们的心灵。金鱼岭司法所组织在矫人员在植树节开展义务植树活动,使社区服刑人员投身到绿色津市创建活动中去,为津市的社会发展献出了自己的一份力。
5、心理矫治全面化。4月、8月,分别在城北司法所、毛里湖司法所组织矫正对象开展心理健康知识讲座,向矫正人员讲授心理健康常识、如何正确认识和发展自我,还在毛里湖司法所开展了一场团体心理辅导,参与矫正对象16人。8月底,完成了全市矫正对象心理测量量表SCL-90的评估,获得了较专业的心理测量基本资料,并对一名有轻微心理问题的对象进行了心理危机干预,标志着心理矫治工作的全面铺开。
6、矫正宣传多面化。一是加大社区矫正工作执法公开。主要是对社区矫正奖惩情况、社会调查评估情况等在局务网站上公开公示,加大执法的透明度。二是开展社区矫正专场法治夜话,加大社区矫正工作宣传,今年来已举办六场,参与群众达300人左右。三是以开展适用社区矫正社会调查评估为契机,向调查对象本人、家属、邻居及村居委会干部宣传社区矫正工作,扩大社区矫正工作的影响力,树立工作权威。四是以防脱管、监管安全隐患排查整治等专项活动为契机,深入村居开展走访排查,走访对象包括社区服刑人员本人、其家属、所在村居干部,并要求村居委会出具了社区服刑人员现实表现材料,同时宣传社区矫正相关法律政策,增强社区矫正工作的威慑力。
账号+密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