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对接“私人订制” 实现澧县社区矫正教育新跨越
2016年6月8日,社区矫正对象陈某携未婚妻专程赶到大堰垱司法所表示感谢,并带来了结婚喜糖。陈某于2015年6月1日到大堰垱司法所报到入矫,刚开始自暴自弃的心态被司法所长潘军看在眼里,通过思想建档,跟踪教育,潘所长逐步摸清了陈某的心结。通过对症下药,陈某逐步走出心理阴影,重新树立对社会和生活的信心。紧接着,潘所长趁热打铁,托一朋友为陈某在瑞高酒店谋一份职业,月收入3000元以上,为他解决生活来源问题,使其在工作中实现自我价值,尽快融入社会。一年来,陈某在瑞高上班,遵纪守法,表现较好,深得领导和同事的好评,并与同在瑞高务工的一女子相识、恋爱、结婚,为陈某监管顺利解矫创造了更好的条件。也为其他社区矫正人员树立了很好的榜样。拨开云雾见蓝天,大堰垱司法所通过“私人订制”矫正教育帮助社区矫正人员陈某实现了破茧成蝶的蜕变。
社区矫正工作开展以来,澧县司法局紧紧围绕“依法规范运作、积极稳妥推进”这一理念,采取电子监控与传统手段相结合,实现了“全天候”监管。同时“矫的好”为目标,突破以往社区矫正人员监管教育单一模式,着重围绕效果定措施,针对不同社区矫正对象,有的放矢的量身打造警示教育“私人订制”模式,实施“一条龙”教育,实现了社区矫正教育效果的倍增。
严格入矫仪式,攻心为上。思想是行动的先导,为使新入矫的社区矫正人员正确认识和对待社区矫正监管。对入矫对象从心理起到一个震慑作用,彻底打消少数对象“入矫就是释放,入矫就是无罪”的严重错误思想。澧县司法局推出严格统一的入教宣告流程,对于新入矫的对象,在社区矫正中心宣告庭,由所在辖区司法所负责人负责警示谈话,并组织观看自制的入矫宣告教育《湖南省社区矫正人员行为规范(试行)解读》和《社区矫正工作简介》视频短片,组织社区矫正相关知识考试,开展庄严入矫宣告仪式等。宣传片以漫画的形式,利用生动形象的剧情,便于新入矫对象学习吸收内容。观看完毕后,将组织入矫对象继续相关视频内容考核,考试不合格者必须重复观看视频后再次考试,直至合格为止。严格的入矫仪式确保了新入矫的社区矫正人员端正态度,正确的认识社区矫正是给予自己的一次机会的教育监管方式。为下一步主动接受社区矫正,积极参与改造打下思想基础。
实施一人一档,知彼为先。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社区矫正人员入矫后,由司法所对其思想情况进行全面摸底。通过走访村(居)、组干部,全面了解矫正对象的现实表现和工作,社会活动情况;通过走访矫正对象志愿者和监督人以及周边群众,了解此追踪生活情况以及思想动态;通过上门和矫正对象家人和本人面对面进行谈心,宣传相关法律法规以及政策,促进其消除悲观心态,积极对待改造。司法所根据以上方式,再结合日常的集中教育,为每一名社区矫正人员建立思想动态分析动态图。通过对社区矫正人员的思想全面掌握,建立思想台账,一人一档,分类监管教育。
“私人订制”教育,精准对接。不同对象社区矫正对象的年龄跨度较大,犯罪类型繁杂,文化程度高低不一,思想稳定性各不相同。集中警示教育培训的效果有时会事倍功半,达不到预期效果。为此,澧县司法局针对特殊对象推出不同教育方式的“私人订制”模式。根据社区矫正对象的犯罪类型、生活环境、思想动态、文化程度、就业条件等不同因素进行细微化分类,精细化教育,不吃一锅饭、不搞同标准。通过针对性的矫正教育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社区矫正对象文某,曾经是叱咤商场的大老板,年收入达到数百万元。入矫以后,身份的落差和打击让他一度心灰意冷,破罐子破摔。澧阳司法所所长庹文针对他的身份及心态落差为他启动“私人订制”教育。“只要人在,事业会东山再起;只要用心,阳光将无处不在”这是司法所所长庹文经常对他说的一句话。不到一个月的时间,文某的思想发生了重大转变,积极接受矫正,严格遵守矫正制度,主动汇报思想工作。同时还参加了县某社会公益组织并成为骨干力量,多次参加“关爱特殊儿童”捐资助学活动、“关爱老人”养老院慰问走访活动等共计十余次。赢得了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证明了“私人订制”教育的魅力所在。
澧县司法局还大刀阔斧针对不同类型社区矫正对象推出了各种实效性的举措。联系澧县工读学校,为未成年人社区矫正人员提供文化知识学习的宝贵机会,学校教学老师和生活老师共同关注他们的学习和思想状况,并定期将情况反馈给司法所;联系津市监狱,定期组织严管级社区矫正人员参观监狱监管现状,听狱警讲课,同时定期安排监狱服刑人员现身说法,帮助敲响法律警钟,上紧思想发条;针对城区内社区矫正对象思想复杂,环境多变因素,联合总工会建立城区社区矫正人员教育培训基地,每月由4个街道办司法所联合组织城区社区矫正对象集中进行思想教育、法律知识学习、技能培训等。即解决了管理人员不足的问题,又严肃了监管教育纪律,起到了震慑效果,也为他们提供了谋生的就业培训机会,解决了后顾之忧;针对有心理问题的社区矫正人员,澧县司法局聘请澧县实验学校有心理咨询资质的老师每周四坐堂问诊,组织对其进行心理救治,确保身心健康。
建立安置基地,扶风送暖。顺利的解除矫正,帮扶困难群体平稳过渡时思想教育的最后一个环节。为进一步解决全县刑释解矫人员在过渡期内收入无来源、生活无着落等问题,澧县司法局在总结以往建立过渡性安置基地经验的基础上,于2016年4月15日确立澧县正峰锌业有限公司为澧县刑释解矫人员新的过渡性安置基地。过渡性安置基地对每名安置对象落实“三包一”(一名社区领导或中层骨干、一名班组干部或党员、一名亲友)的包保措施。要求包保责任人对包保对象要包思想转化、宣传教育、解决困难和问题。为刑释解教人员融入社会,扬起生活风帆注入活力。
社区矫正对象吴某,55岁,生活一直比较困难,属于“三无”对象, 2016年5月,虽然即将解除矫正,但脸上依然布满愁云,工作没有着落,生活成了问题。司法所及时根据他的特殊情况,向县级社区矫正机构提出申请,在过渡性安置基地为其谋得一份临时工作。即帮助解决生活来源,又为他提供了临时住处。到基地报道后,吴某工作积极主动,表现良好,非常珍惜这份来之不易的工作。
一名社区矫正对象对接一套教育方式,一套教育方式挽救一个家庭。澧县司法局坚持以“管得住”为前提,以“矫得好”为目标,通过“私人订制”教育模式建立思想跟踪教育体系。实现了社区矫正效果的大提升。维护了社会稳定,预防和减少了重新违法犯罪。
账号+密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