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着无悔 扎根基层化纠纷
——记鸭子港乡司法所长、调委会主任曾雪飞同志
曾雪飞,男,现年37岁,本科文化,共产党员,1995年7月在汉寿县司法局参加工作,2003年5月调入鸭子港乡任司法所长、调委会主任。多年来,他一直扎根鸭子港,恪尽职守,务实创新,开拓奋进,坚持严格调解与灵活处理相结合,努力做到小事不扩大,大事不激化,力争给每个当事人一个公正公平的说法和交待。尽管没有高唱的赞歌,没有鲜花与掌声,没有冲锋陷阵的奋勇,也没有感人肺腑的动人事迹,但他却在基层调解这个平凡的岗位上,凭着对工作的执着,对百姓的热情,无悔奉献着自己的青春。
一、勤学习、苦钻研,依法调解显水平
人民调解工作是一项比较繁杂的工作,涉及的法律知识面广,对业务素质要求很高。因此,这些年来,他总是利用空闲时间不断加强学习,掌握时常更新的法律法规,还通过函授取得了法律本科文凭,努力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
人民调解工作除了需要掌握较高的法律知识,还需要在调解中根据不同的情况采取不同的方法,他2003年初到乡镇时,法律知识是有了,但对如何开展基层调解工作却没有任何经验,因此,他除了在实践中摸索提高调解技巧,更是向以往工作在基层的同行前辈虚心求教, 与他们交流、探讨调解技巧和经验,然后再在实践中加以运用,很快就对调解业务熟悉起来。
正是由于其务实的工作作风,娴熟的业务知识,无论是工作能力还是工作成绩,都获得了各级领导和广大人民群众的一致肯定和好评。
二、尽职责、讲人性,仁义之心平矛盾
调解工作是做人的思想工作,既要耐心细致,又要有恒心,更要有宽厚包容的仁爱之心,曾雪飞时刻牢记“民间纠纷无小事”的原则,对调解工作“热心”,为民解难“尽心”,调处纠纷“耐心”,办起事来“细心”,对每件事都“一碗水端平”,以诚取信,执法为民,持之以恒,在他手里很少有化解不了的矛盾,解决不了的纠纷。
2006年6月的一个星期五,车昏村84岁的姚老伯找到曾雪飞,说自己有5个子女,现在老了却没人赡养,和老伴在集镇的老街道上住着烂木屋,靠捡垃圾为生。曾雪飞听说后,立即联系他的5个子女,通知星期六到乡调委会进行调解,然后当天就下村去调查了解情况,原来姚老伯俩老是再婚夫妻,1953年俩人结婚时妻子就带过来一个2岁的儿子丁某(现在村里务农),婚后又生了一子三女,一子姚某在村小学教书,三女都远嫁外乡或外县,现在的情况是三女都出嫁外地,一年到头难得回来一次,俩老的养老就由丁某、姚某俩兄弟负责,但丁某以姚老伯不是其亲爹为由只把母亲接过去赡养,姚老伯由儿子姚某赡养,但前几天姚老伯想和老伴一起生活,姚某却不愿把母亲接过来,为此父子发生争吵,姚老伯一气之下,邀上老伴在集镇上借别人的废旧房子住上了。第二天,姚老伯的5个子女及其后代都到乡调委会来了,曾雪飞借此给他们上了一堂法制课,讲明白养子和女儿都有赡养父母的义务,同时指出他们把父母分开赡养的不妥之处,最后5个子女都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一家人商量好了父母的赡养问题后,姚老伯也高高兴兴地和老伴一起回到到姚某家中安享晚年。
三、有耐心,讲公正,依法凭理化纠纷
基层调解工作几乎天天、时时都要面对和调处矛盾纠纷,其间的苦辣酸甜,局外人是很难明白和体会的,许多看似细小的事情,鸡毛蒜皮的纠纷,一旦调解不好,都有引发矛盾激化,甚至酿成流血事件,闹出人命来,社会上戏称这是一项“没权没钱跑断腿,不吃不喝磨破嘴”的苦差事。
2010年3月,鸭子港村村民李小妹和儿媳王英被同村村民高尚打伤,曾雪飞接到报案后,立即前往医院慰问伤者,向医生了解其伤势,然后找高尚核实情况,再向当时的目击者调查调查真相。原来李小妹因家里田土不够,以前田土抛荒严重的时候在三组拾种了几亩田土,2008年土地二轮延包时该田土划包给高尚家里了,高尚家多番交涉,但李小妹一直以种种理由不肯移交,并且2010年又在土里种上棉花,高尚的母亲黄大念见多次交涉无效,直接将土里的棉花苗毁了,李小妹知道后持木棍找到黄大念打了她2棍,高尚知道后从县里赶回家,找李小妹论理时情绪不冷静,踹了李小妹一脚,打了王英两个耳光。查清事情的前因后果后,曾雪飞将高尚、黄大念、李小妹的儿子高少斌召集在一起,指出李小妹强占田土不退还,还先动手打黄大念,高尚采取报复伤人的违法性,然后从法律、邻里之间的相处之道等多方面进行了调解,并考虑李小妹家土地延包未落实等实际情况,和村支书一起,当场落实李小妹家田土,最后双方当事人都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适当表示了一点医药费后握手言和,李小妹家也退出了本应属于高尚家的田土,一起纠纷得到圆满解决。
四、身清廉、敢碰硬,伸张正义不留情
调解工作是个化解纠纷、消除矛盾、安稳人心、稳定社会的工作,然而有些人总认为你太认真了,尤其是当你以认法认理不认人的铁面无私态度处理问题时,免不了要得罪人,8年多来,曾雪飞就处理了多起村干部和群众发生矛盾时,动手打伤群众的纠纷,但他始终做到了一身正气,两袖清风,坚决不收受当事人的好处,不接受吃请,严格依法办事,伸张正义毫不留情,切实保护了群众的合法权益。
2009年4月在乡计划生育工作迎市检的时候,万坝村村民马金凤在村里散布村支书王明前办事不公、贪污集体财产的言论,恰好被王支书听到,两人当场发生冲突,王支书一时性起,冲上去朝马金凤就是两拳,把她两只眼睛打成了熊猫眼。事情发生后,当时正在村里的乡办点干部帅先龙现场进行处理,但王支书认为马金凤的言行诋毁了他的名誉,拒不认错。曾雪飞当时正在相邻的村里协助迎检,接到帅先龙的电话后立马赶到现场,见双方当事人情绪都比较激动,认为需要缓和情绪,不适宜立马做出处理,但当场指出王支书处理事情的方式不对,身为干部,素质应比普通群众高,更不能动手打人,必须先支付一部分医药费让马金凤去检查伤势,同时也向马金凤表示在把事情调查清楚后会公正处理此事。在王支书预交500元钱后让马金凤先去医院治疗,费用不够自己先垫着。然后向在场的干部、群众了解事情详细经过,再到王支书家里,细心做其思想工作。过了几天,等双方情绪平静下来了,再召集在双方在一起进行调解,根据调查结果,结合法律,一一指出各方的违法之处及应当承担的法律责任,让双方都心服口服,最后马金凤承认了无凭无据在群众中散布有损村干部形象坏话的错误,王支书也承认动手打人的不对,并一共支付了2000多元的医药费,处理结果当地群众知道后,都赞叹地说“曾法官这人搞事认真、正直、敢顶真!”
五、寻根源、求对策,法制教育剪乱根
8多年的基层工作实践使曾雪飞同志深深地体会到:一些群众不学法、不懂法、法律意识淡薄是造成民间矛盾纠纷的根源,而最得力的措施就是通过深入持久地开展法制宣传教育,普及法律知识,让人民群众学法、知法、守法,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这些年来,曾雪飞同志总是根据农村现状,有针对性地在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交通安全意识地培养、婚姻家庭、民事赔偿等领域,采取举办法制讲座、法制宣传栏、发放宣传资料等各类形式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处理纠纷时的田间地头,都是其宣传法律的阵地,通过他的努力,全乡的法制宣传教育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全乡人民群众的法律素质都得到明显提高,依法办事,维权意识显著增强。
2010年7月12日,鸭子港乡全护村的村民贾某,在浙江宁波一建筑工地上打工时发生安全事故意外身亡,在赔偿问题上,雇佣方开始以死者工作时间不久,且家属都生活在湖南农村,只同意按湖南省统计的农村收入和支出标准赔偿,死者家属及村委干部就通过平时在法制教育中学到的法律知识,远赴宁波依法维权,据理力争,最后按宁波市的建筑行业收入和城镇生活支出计算赔偿标准,获得了41万元的较高金额赔偿。
六、无愧民、心愧亲,忠孝难全民为先
曾雪飞同志长期奔忙在基层调解第一线,周末加班工作是常事,对家庭的照顾自然就少了。他妻子工作在税收第一线,平时也比较忙,母亲年事已高,身体又有多种疾病,一个家庭的里里外外都要她们照管,有时候她们也有怨言,灯泡坏了要自己换、水管坏了要自己修、重的东西要自己搬,家里就像没有男人。但看着他在家讲述一起起纠纷在他手里圆满解决时的喜悦之情,随着家里抽屉里的各种荣誉证书一年年的增加,家人也理解了,并开始支持他的工作。
今年1月8日那个周六,当时曾雪飞正在村里处理一起纠纷,下午四点多钟的时候,他接到了儿子的电话,说奶奶、妈妈都病了,睡在床上没起来,自己中饭都还没吃。当时曾雪飞说在处理事情赶不回去,他儿子在电话里哭着说:“你这么不关心她们,是不是她们病死了你还要在她们身上踩上两脚啊?”听了儿子抱怨的话语,曾雪飞眼睛禁不住湿润了,连忙给亲戚朋友打电话,要他们帮忙把母亲、妻子送到医院,自己则坚持把纠纷处理圆满了才租车赶回家。
就这样,这些年来,他不知牺牲了多少可以与家人团聚、共享天伦之乐的时间,为了辖区的和谐稳定,默默而无悔地奉献着自己的青春,党和政府也给了他很高的荣誉:2次被评为县综合治理先进个人、1次县政府嘉奖、4次五星级政法干警、3次县局先进个人、2次乡先进个人、1次乡本职岗位特殊贡献奖。他用一颗真挚的心、用最朴实的行动、用自己的艰辛和青春谱写了一曲当代基层人民调解员的赞歌。
账号+密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