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德市2024年度行政执法有关情况的报告
2024年,常德市行政执法单位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法治思想,贯彻落实“一计划”“一方案”的相关要求,深入推进执法能力建设、完善行政执法制度体系、持续规范行政执法行为。现将有关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2024年,全市共完成行政处罚案件2895237件,行政许可案件3135279件,行政强制、行政征收、行政确认、行政奖励、行政给付等其他行政案件936035件,轻微不罚案件309529件,首违不罚案件73048件,促进了我市法治政府建设的纵深推进,法治化营商环境的持续优化。
一、工作成效
1.着力统筹落实“一计划”“一方案”,行政执法质量和效能进一步提升。一是“三年行动”有效部署。对照国务院办公厅和省政府办公厅《提升行政执法质量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湖南省提升行政执法质量三年行动实施方案(2023-2025年)》提请市政府下发《常德市贯彻落实“一计划”“一方案”提升行政执法质量重点任务分解表》,分解细化了6大类48项具体工作任务,并按工作要求、时间节点、责任单位落实到市县两级。如津市印发了《津市市行政执法能力专项行动实施方案》、鼎城区印发了《鼎城区贯彻落实“一计划”“一方案”提升行政执法质量重点任务分解表》。二是执法人员能力全面提升。市县两级组建了35人的执法教员队伍,5月份先后举办“全市行政执法人员依法行政及行政复议应诉业务培训班”和“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暨强化行政执法能力建设专题培训班”,培训行政执法人员560余人次。各区县市也先后开展行政执法人员培训,培训执法人员13000多人次,实现了对全市行政执法人员的全覆盖。三是大力整治行政执法突出问题。3月下发了《关于开展全市行政执法领域突出问题整治行动的通知》,要求全市各行政执法领域要围绕运动式执法、“一刀切”执法、简单粗暴执法、野蛮执法、过度执法、机械执法、逐利执法等不作为乱作为问题,梳理本部门执法领域突出问题清单,明确整治措施、整改时限、责任单位等,形成专项整治台账,推进行政执法机关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各区县市也全面贯彻落实行政执法突出问题整治工作。石门县深入开展执法突出问题专项整治,梳理市场监管、应急管理、林业、交通运输、生态环境等17个行政执法单位23条突出问题,均已全面整改完成。安乡县清理出执法突出问题26项,并督促相关单位针对问题持续抓好整改落实,做好建章立制工作。汉寿县印发了《汉寿县行政执法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整治行动实施方案》,聚焦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运动式执法、“一刀切”执法等不作为乱作为问题,组织开展了专项整治行动,进一步规范行政执法行为。
2.着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行政执法效能进一步凸显。一是“重点领域”专项督查。今年3月份开展的全市安全生产领域专项执法检查,首次对市县两级安全生产委员会中,承担主要行政执法任务的15类共165家行政执法单位进行监督检查,并走访企业45家,评查执法案卷726本。9月13日,召开新闻发布会,公开发布2024年度全市安全生产领域行政执法典型案例,其中正面案例2例,负面案例5例。二是“重点问题”严格规范。严格贯彻落实依法治省办《关于进一步做好行政处罚裁量权基准免罚事项清单行政执法事项目录修订完善和公示工作的通知》要求,健全完善行政执法标准规范,严格落实行政裁量权基准制度。市城管局、市审计局、市卫健委、市交警支队等12家行政执法单位先后出台行政处罚裁量基准和“首违免罚”“轻微不罚”清单,从制度层面防止了行政裁量权的滥用。三是“关键环节”重点监管。严格执行《常德市涉企行政检查监督管理办法》,2024年市直34家行政执法单位出台涉企检查事项清单423项,实现了涉企执法检查全流程监管和规范化运行。如武陵区全面推动落实涉企检查“扫码(湖南营商码)”“亮证(行政执法证)”制度和涉企检查计划年度备案工作。桃源县印发了《关于进一步规范涉企执法检查的通知》,要求各行政执法单位规范涉企执法检查,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四是“关键领域”开展执法评议。2024年1月,首次开展全市行政执法年度评议工作,通过行政执法单位现场述职,行政执法问题现场通报,行政执法成效现场评议的方式,广泛邀请“两代表一委员”对市本级42家行政执法单位进行执法效能评议。9个县市区同步开展本地区行政执法集中评议工作,全市行政执法年度评议机制初步建立。
3.着力强化日常监督,促进行政执法行为进一步规范。一是依托市县两级16个行政执法监督举报电话,依法稳妥处置了原某局宿舍业主申请行政征收、严某房屋拆迁行政许可、陈某超范围印刷出版物行政处罚、吴某拆除违建行政强制等一系列重大行政执法监督线索和投诉举报,树立了行政执法监督纠偏纠错的法律权威。二是7月与市优化办联合出台了《常德市行政执法投诉举报监督管理办法(试行)》,以行政执法投诉举报监督管理为切口,将投诉举报、媒体曝光、监督检查、案卷评查、执法评议中发现的行政执法问题线索,统一纳入行政执法问题的监督管理,进一步明确市县乡三级司法行政部门和行政执法机关的职责权限,进一步完善和规范行政执法问题线索的受理登记、调查核实、督促督办、责任追究流程机制,实现对行政执法工作的全方位、全流程、常态化、长效化监督,推动全市行政执法质量不断提升。三是以法制审查为抓手,进一步加强对行政执法行为的监督。对柳叶湖天安食品厂征地拆迁事项、常德市武陵区人民政府关于棚户区改造项目事项、常德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关于2024年度职业卫生行政执法检查计划事项、柳叶湖七里桥湖山阅小区“1·1”一般高处坠落事故、常德市隆辉环保有限公司“12·16”一般高处坠落事故等事项出具法审意见,着力保护行政相对人的合法权益,促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四是强化日常监督,推进行政执法监督向基层延伸。津市市在9个司法所打造行政执法监督室,将监督的触角延伸到最基层。澧县因地制宜优化综合执法事项调整,发挥基层司法所对行政执法监督的作用,切实解决基层“看得见、管不住,无监督”的问题。
二、存在的问题
1.行政执法协同机制还不顺。行政执法涉及的法律条款多,覆盖的部门领域多。各执法单位之间缺乏有效的执法协同,部分领域监管责任不明确、协同机制不完善、风险防范能力不强,一定程度上存在推诿扯皮、监管缺位或是重复检查、多头执法的问题。
2.行政执法工作力量还不强。行政综合执法改革频次多,政策落地难,导致基层执法单位人心不稳,专业人员流失严重,岗位编制空置率高(部分县级综合行政执法单位空编30%以上),行政执法流程化、信息化、规范化的管理不到位,办案质量参差不齐。同时,乡镇(街道)综合行政执法队伍人员不优、编制不齐、专业不强的问题较为突出,无法承接相对集中行使行政处罚权的下放。
3.执法监督的手段还不硬。行政执法监督管理部门履行监督指导的主动性、针对性、实效性还不强,常态化开展执法领域监督检查手段还不硬。对行政执法领域普遍存在罚没收入定指标、园区内外执法不对等的行政不作为、乱作为、选择性执法、逐利执法等深层次的执法问题,动真碰硬、问责追责力度不大。
三、下一步工作安排
1.进一步完善执法协同监管体系。全面清理行各政执法领域执法事项清单,及时依据《湖南省跨部门综合监管办法》并结合我市实际情况,尽快建立跨部门综合监管机制,出台《常德市跨部门综合监管办法》,明确《跨部门综合监管事项清单》,实现清单之外无执法。健全行政执法领域执法协同协作机制,由司法行政部门牵头各执法单位,积极开展各领域执法事项的沟通衔接、讨论会商和争议化解,确保行政争议在行政执法环节得到实质性解决。结合新一轮综合行政执法改革,依法精准下沉执法权限和执法力量,推进乡(街)行政执规范化建设,全面提升基层行政执法能力水平。
2.进一步加大执法监督工作力度。将行政执法监督投诉举报电话与“12345”政务服务热线整合,贯彻落实《常德市行政执法投诉举报监督管理办法(试行)》,进一步细化行政执法问题线索受理、具体案件交办、突出问题督办、违法违纪问责等工作流程,构建全领域、全方位、全流程、全覆盖的行政执法监督体系,及时对群众、企业反映突出问题,执法评议发现的顽瘴痼疾进行查实督办和问责追责。
3.进一步开展突出问题专项整治。深入推进全市安全生产领域行政执法专项监督检查,聚焦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选择性式法、“一刀切”执法、过度执法、逐利执法等不作为乱作为问题,形成突出问题清单,深入开展专项整治行动。建立行政执法典型案例社会通报制度,定期发布正、负面典型案例,积极引导社会大众切实了解行政执法理念,密切关注行政执法工作,有效监督行政执法行为,促进行政执法单位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
4.进一步完善行政执法监督工作机制。常态化开展日常监督,通过制定年度行政执法监督工作方案,综合运用行政执法工作报告、统计分析、评议考核等方式,加强对全市行政执法工作情况的日常监督。常态化开展年度行政执法评议工作,对行政执法单位执法队伍管理、“三项制度”落实、案卷质量评查、问题线索督办、社会公众评价等情况进行集中评议和考核。
常德市司法局
2024年2月5日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