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优势惠民生 竭诚服务当“五员”
市司法局激活主题教育实践活动载体
今年以来,常德市司法局积极践行“发扬传统、坚定信念、执法为民”主题教育实践活动,紧紧抓住服务民生这个重点,在全市司法行政系统开展了争当“五员”活动,在宣传上造氛围,在形式创特色,在落实上求实效,有效激活了主题教育实践活动载体,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发挥宣传优势当好“政策法规宣传员”
活动开展以来,市司法局紧扣主题实践活动,结合“司法公正常德行”、《人民调解法》颁布实施、基层政权组织换届选举、打击传销、禁赌禁毒等实际工作,进一步加大专项政策法规普及力度,促进“法治常德”建设,为“六五”普法的强势开局打下了基础。
以“专法普教”活动为载体,突出针对性。紧密结合我市经济建设和社会大局稳定,针对性地选择《人民调解法》、《国有土地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等12部法律法规,集中开展主题宣传。同时,对土地征收与补偿纠纷、环境污染纠纷等社会关注的问题,组织司法、公安、法院、国土、林业、环保等职能部门开展专项治理,并抽调了631名干部,深入到216个重点村(居),面对面、点对点的进行了集中整治。
以开展主题宣传活动为手段,突出社会性。以“依法禁毒、构建和谐”为主题,大力推进禁毒法制宣传进学校、进家庭、进社会、进农村、进单位、进场所。全市招募了900名志愿者开展了“远离毒品、妈妈在行动”的宣传活动。同时以打击传销为目的,在武陵区开展涉众型法制宣传,形成以政府牵头,工商、公安主管,其它各部门协作互动,齐抓共管,上下联动的良好工作局面。
以服务乡村基层政权组织换届选举为目标,突出基础性。配合乡镇党委、政府,对换届选举重点村、难点村,就换届选举中涉及的《村民组织法》、《选举法》进行专项法律宣传,切实维护农民政治权益。在5月份的农村法制教育月活动中,全市以市县为单位共组织了118期培训班,培训村(居)干部达6000多人。
发挥保障优势当好“群众满意执法员”
随着“司法公正”越来越受到群众的关注,市委、市政府、市人大今年相继开展了“干部作风建设年”、“执法公正年”和“司法公正常德行”等多项活动。为落实上级精神,抓好本系统干警作风建设,确保公正廉洁执法,市司法局从管好队伍入手,采取多种形式塑造“群众满意执法员”形象。
把主题教育活动与干部作风建设“一联一”、“一帮一”活动相结合。在全市开展针对司法行政干警作风建设的“大走访、大排查、大整治、大整改”专项活动,接受人民群众全面监督。现活动正处于大走访阶段,截止6月上旬,已先后走访机关、企事业单位52家,召开座谈会22场,发放问卷调查和征求意见表324份。
在全市司法行政系统大力开展“司法公正常德行”活动。根据实际,制定了常德市司法局“司法公正常德行”总体方案和涵盖监狱劳教、司法鉴定、律师公证、基层司法4个方面的子方案,从干警教育、执业行为规范管理、队伍管理等不同层面提出了明确要求,并对前期几起典型案例进行了认真查处,实行媒体曝光。6月13日,市局、武陵监狱和市劳教所还特意聘请了56名司法公正形象监督员,通过监督员的工作监督,推进机关作风建设,提高工作效率,树立良好形象。
大力加强执法建设。3月20日市司法局组织武陵监狱和市劳教所中层骨干20余人进行相互参观学习,发现自身存在的差距和不足,找到执法能力“短板”,通过学习好的做法和工作经验,达到改进工作的目的。5月24日,为配合搞好廉政文明月宣传活动,增强监所干警拒腐意识,保证执法的公正和公平,市司法局邀请专家在武陵监狱和市劳教所分别做了反腐倡廉教育专题讲座,运用典型案例引导干警对几种常见的社会现象中正当行为与违纪违法行为进行了辨析,起到了很好的警示作用。
发挥职能优势当好“保障民生服务员”
开展“百所联千村进万户”活动。积极组织全市律师事务所、法律服务所、公证处的一千余名执业人员,走进千个村(居)、万户百姓家庭中,通过诉讼和非诉讼代理、法律咨询等方式,努力为农村经济发展、农民增收和农民工维权提供法律帮助。
开展公证服务一次性告知制、首问负责制、限时办结制、收费公示制、服务承诺制、特殊群体上门服务制和困难群体援助制七项便民利民活动。进一步强化公证监管信息平台建设管理,提高公证规范化管理水平,提升公证质量和公信力,确保实现无错证假证、无有理投诉、无违法违纪“三无”和公证文书合格率、当事人满意率、违法违纪查处率“三个100%”工作目标。
开展“规范服务行为,提升服务质量”活动。通过建立法律服务信用档案制度和信息披露制度,推进法律服务诚信体系建设。成立了市司法鉴定协会和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协会,健全完善了司法鉴定和基层法律服务工作的规章制度,规范了服务流程,提升了服务质量。
开展“党在我心中,帮困助学和调研慰问”活动。由局领导带队,分两批到石门县贫困山区走访调研和帮困助学。全局干警共捐资8740元,捐助学生40名。
发挥网络优势当好“矛盾纠纷调解员”
市司法局着力健全调解网络,坚持经常排查与重点治理相结合,及时化解和妥善处理有可能影响社会稳定的疑难纠纷,当好了“矛盾纠纷调解员”。
以《人民调解法》的颁布实施为契机,紧紧把握当前矛盾纠纷的新特点和发展的新趋势,建立健全各级人民调解工作平台,有针对性的开展化解矛盾纠纷专项攻坚活动。目前,全市专业调解员已达370余名,道路交通事故和医疗纠纷人民调解、诉前委托人民调解、警司联调、边界联防联调等工作机制和平台网络建设均得到了进一步健全。
加强与矛盾多发、高发领域单位的联动,创新方式,深化矛盾排查工作,有计划分步骤地按照市委市政府的要求打造社会矛盾纠纷化解新格局,优化我市经济环境。在“两节”、“两会”、清明、端午等特殊时段,开展了专项排查工作,有效化解了多起易引发涉稳问题的矛盾纠纷。截止今年5月,全市人民调解组织共调处各类民间纠纷7563件,成功率达到98.1%,律师协助处理涉法涉诉问题329起、参与接待涉法上访群众1453名,实现了民转刑、自杀事件、群访、械斗等多个零指标,为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作出了重要贡献。
发挥服务优势当好“百姓诉求联系员”
开展“法律服务惠民生”活动。依托司法所、法律服务所,充分发挥各级法律援助工作站、“148”法律援助专线、“12355”青少年维权热线及法律援助志愿者队伍作用,针对老年人、妇女、儿童、残疾人及低保家庭,开展法律帮困、扶贫、维权等职能工作。实施法律援助“一卡通”工程,对辖区内属于援助范围的弱势群体发放“援助卡”,并登记造册,定期走访慰问,主动提供法律帮助。截止5月份,全市各级法律援助机构共受理援助案件823件。其中,农民、农民工申请的案件有455件,老年人申请的136件,未成年人申请的65件。
完善“一小时服务圈”。 目前全市已形成了以市、区县(市)两级法律援助中心为主体,以乡镇(街道)法律援助工作站、村(居)法律援助联络点以及与妇联、共青团、工会、残联、军分区(武装部)等部门和单位的联系与合作为补充的法律援助网络体系,法律援助申请点在全市范围内实现了无缝覆盖,任何地区的受援人在1小时内都能方便申请和接受法律援助。
建立志愿者服务队伍。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参与法律援助志愿者服务行动,到5月底,全市已有554名律师、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社区人员和离退休人员等自愿加入到了法律援助志愿服务队伍,增强了服务力量。为规范管理,市法律援助中心为所有法律援助志愿者统一颁发了法律援助志愿者服务证,做到了持证上岗。市县两级法援中心还在专网上开通网上申请服务,公布了一批律师和志愿者的联系QQ,让群众在家就能获得法律帮助,拓宽了申请法律援助的渠道。(常德市司法局办公室)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